Wednesday, June 27, 2012

青春,我喜欢你。

2009年的某一天中午,热哄哄的咖啡厅内...
心中的紧张与荒谬吞噬了其余过剩的情绪。

[为什么我又输了?干...] 尴尬地看着笑成一团的三个死党。

直到我把钱收齐,战战兢兢地走向收银台,把钱交到她手上的瞬间,整个画面才勉强真实起来。

[小姐,你好美,做个朋友好吗?] 这不在我们的大冒险赌注范围内,只有16岁的我红着脸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着她的脸颊,心中说不出的感动。注释:搭讪经验=0。有咎于此,这句话在我第二,第三次出现在她面前时依然没有脱口而出。(过后发现被三个朋友串通)

是的,

她是我在懂事以后,第一个喜欢上的女生。


常有人用批判性的语气说,言情小说里的催泪情节与现实落差太大,我很同意这点,甚至以往3年来在挽救自己的两段爱情时,发誓要帮所有朋友的爱情故事都能有美好的结局,这就是我最大的祝福。

但青春男女间的“手碰手”亲近感并不是几次兄弟的"礼让"的起承转合能完成升华的,在十年后依然会感受到有多少遗憾与叹息。


所以在喜欢上她以后,我之后又谈了两场青春大雨般的爱情,并把这感觉定位为"仰慕"。

什么是爱情?
当有人试着告诉你这个千古问题的答案时,那不过是他所体验过的某种滋味,
或是故作忧伤的勾引姿态。每个人最后找到的答案都不一样,因为恋爱需要运气。
19岁以前,我坚贞笃信信念与诚意可以得到任何爱情。

但恋爱除了运气,还有更多努力填补其中,充满汗水,泪水的光泽与气味。
也因为这样,所以爱情的姿态才会如此动人。


离题了。


09年从面子书关注这女生以后,被班上一群死党狼嚎般地耍着玩。
也因为这样,只有16岁从未受过爱情滋润的我自主地拉近了与这女生心里间距离。

什么?我们年轻人称之为,

亲近感。








待续。(1)


Tuesday, June 26, 2012

音乐

13岁,正式接触音乐,

15岁,幸运地当上乐团的指挥,

16岁,学会了玩吉他,

17岁,第一次靠音乐吃饭,

18岁,6年的乐团生涯在Let's Hop Tonight第二点的Bflat衬托下完美落幕。


仔细一想,其实我的6年来,都在音符中渡过。

曾经我也想当个热血Rocker,

但没有同侪。

曾经我也为了自己写了首歌,

但他妈的不敢恭维。

曾经我为了初恋学会弹吉他,

但来不及弹给她听。

曾经我一个人驾车去Tanjung,假纯情选择在深夜弹吉他,

被警察问话叫回家。



其实人生亦不过如此,强悍的人性表面与过去,却体现了自己面对未来门槛的软弱。

为什么?

我也不知道,但是时候...

为了自己过去的嚣张,负责任了。



音乐,现在的我好累,

我回来看你了。






Monday, June 18, 2012

父亲节

昨天,

是父亲节,除了思念其实对我一点意义都没有。

十年前,做了最后一次的父亲节祝贺卡,但却是用烧的方式交给老爸。

看看往年的自己,

如今的自己肯定让老爸很骄傲吧?

和爸爸一样帅气又自信喔~呵呵

爸,

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喔。







我一定会继续让你为我感到骄傲的。



Tuesday, June 12, 2012

Better That We Break

Maybe we are better off this way?

这首歌的含义就是欧美版的《分手快乐》。

和平分手在欧美国家是很普遍存在的

“我们不适合还是分手吧其实啊不过就是分手嘛呵呵”,

来概括better that we break这首歌再好不过。

当然这首歌诠释出的意义在现在的华人社会中基本上是不存在,

也许存在不过有多少人能接受文化的分歧?

在70亿人口中普遍的存在,普遍的生活,普遍的青春,

也许就已是最完美的人生。

Cheers to my life.

Saturday, June 9, 2012

乐团的感触

今天晚上回乐团为他们明天的比赛加油,顺便充当一个定心丸。

随手拿起了跌在地上的训练营手册,很自然地翻开了寝室分派的一页,

才发现自己的名字已经没在里面了。没错,我毕业了。

这六年来,手册上第一次不出现自己的名字,

看来我真的毕业了喔!

无止无境的回忆,

乐团,谢谢你。